539歷史開獎號碼-紡織淘汰賽5
本科生科研指南(24):創新故事1本科生科研指南(24):創新故事1 張宇寧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為了方便本科生對學術創新有進一步的深入理解,從本期開始,筆者將逐步介紹若幹個科學史上經典的學術創新故事並對其進行一定剖析,力爭使得對科研感興趣的本科生能夠較為全面的理解創新的真諦。邊界層理論是流體力學裡面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論之一,對後續流體力學的發展,尤其是理論流體力學與實驗流體力學的有效結合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介紹相關創新性工作以前,我們先回到19世紀從歷史過程中學術思想逐步發展的視角去感受邊界層理論提出的歷史背景。流體的運動規律一直是人們研究的熱門話題,一直有眾多的學者對控制流體運動的基本方程進行推導和嘗試。該項研究在19世紀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法國科學家納維爾(Claude-Louis Navier)得到了相關的方程並經英國科學家斯託克斯(George Gabriel Stokes)進一步完善後,終于形成了在今天我們大部分流體力學課程中本科生的教材中經常看到的以上述兩個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方程。但是,雖然流體流動的基本方程已經得到,但是科學的研究並未到此止步。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該方程的求解異常困難,導致無法得到對指導工程實踐有意義的信息。舉個例子,假設一個生活在19世紀的管道設計方面的工程師,其需要迫切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水流流過管道後的阻力的計算,從而能夠合理的進行市政管道的設計以及安排水泵等動力設備,以確保居民和工廠的用水供應正常。在19世紀時,通用的做法是針對不同類型、直徑、截面形狀的管道進行逐一實驗,但其所涉及的繁重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因此,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迫切需要發展理論流體力學,並將其與工程實踐有效結合起來從而極大地提高工程設計的效率。即使納維爾-斯託克斯方程的形式很漂亮並且其理論解釋也很清楚,但從工程師的角度看,未免對納維爾-斯託克斯方程略感失望,因為他們從該方程中得不到對他們的工作有價值的信息。站在這個歷史的節點上,為了適應相關領域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