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娛樂城百家樂-侯明鋒
對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的幾點認識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常規學習方法相比,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在高中階段開設地理研究性學習是中學教育大勢所趨,在實踐過程中,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開展情況差別很大,結合本人實踐,談幾點認識。一 研究性學習和高考並不矛盾傳統的課堂講授型學習方法,具有容量大、速度快、針對性強等特點,因而很多人比較推崇在高考模式面前廣泛深入地狠抓課堂教學,而研究性學習則因為開展起來確實要佔用學生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很多人認為,開展這項學習會給高考帶來不利的影響。其實,在實踐過程中,這種擔心是多餘的。首先,研究學習的開展從規模上來說,遠遠比不上正課,比如在很多學校的高三,選修課的課時(地理)是四節課,研究性學習是一節課,從時間佔用上沒有大多數人擔心地那麼多,況且,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涉及的分組、實踐,涉及到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的問題,所以很多時候更多的是要利用週末的時間和節假日的時間,因此比起節假日就睡懶覺的過去,現在學生是用睡懶覺的時間搞研究性學習,豈不是一件好事?另外,通過對高考命題趨勢的研究不難發現,這根中學教學的指揮棒也在發生很大的改變,高考越來越重視對考生能力的考查,特別是分析實際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考查,題目開放性、靈活性大大增強,並出現了許多以各學科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為落腳點,以生產生活事例、社會關注熱點為命題素材和切入點的應用型試題。許多考生在考試之後都感覺到很多東西無從下手,不知所措,這是平時應試教育導致的結果。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以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為重要目標,這恰與高考命題的指導思想的變革相吻合。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的特點,這也與近年來高考試題的形式和內容的特點相一致。中學地理教師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上海的一個高考題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地轉偏向力。這個題目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有一定的研究性學習背景,否則很難在規定的考試時間內完成題目的要求。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研究性學習適應了地理學科特點的要求。中學地理分為必修一自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