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百家樂-王寶強女友馮清開豪車素顏狀態差
直播帶“禍”,這事歸哪個“法”管? 買鵝收到鴨、遲遲不發貨、售後玩消失、平台在“裝睡”……直播帶貨頻頻“翻車”引發爭議不斷 直播帶“禍”,這事歸哪個“法”管? 6月8日,浙江義烏一家供應鏈平台邀請一名主播帶貨。 記者 吳凡 攝 閱讀提示 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貨不對板、質量堪憂、售後維權難等投訴逐漸增多。業內人士透露,直播間刷單炒信已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一些主播帶貨前不看商品質量,和商家一起欺騙消費者,而平台為了保流量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前針對直播帶貨還存在缺乏監管、處罰力度不夠等問題。 號稱賣的是“草原鵝”,到貨後才發現是普通鴨;熱銷的陽澄湖大閘蟹其實是口感並不相同的“狀元蟹”;主播在直播裡稱推薦的產品獲得“諾貝爾化妝學獎”……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直播帶貨又火了一把。而拋開濾鏡、卸掉美顏後的一些網紅單品在到達消費者手上後,出現貨不對板、質量堪憂、售後維權難等廣受詬病的問題。直播帶貨頻頻“翻車”,主播、商家、平台,誰來擔責?直播帶貨中的亂象如何規範和監管? 80克的蛋黃酥到手變45克 6月3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在一知名網紅直播間看到其展示的蛋黃酥個大飽滿、色澤光鮮,但該網友購買後收到的實物卻是“賣家秀與買家秀的區別”:貨不對板,大小嚴重縮水。 對此,商家解釋稱,6月3日售賣的是45克/顆定制款,與常規款80克/顆不同,價格也便宜了許多。不少網友並不買賬,有人評論認為該直播存在虛假宣傳,稱收到的蛋黃酥不僅外皮破碎且味道不好,找到客服投訴後也沒有下文。目前該商品在淘寶店鋪上已下架。 此類事件並非個例。記者在互聯網投訴平台發現,針對直播帶貨的投訴包括品質沒有保障、虛假宣傳、一直不發貨、售後退款難等問題。來自中消協5月發布的《“五一”小長假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監測期內,共收集網絡購物類負面信息66798條,網紅帶貨、直播帶貨成為網絡購物新方式,虛假發貨、商品質量問題、售後服務問題反映較為集中。 湖南的沈女士經常通過直播買鮮花。她告訴記者,主播會通過下架商品,換個店家或新的鏈接等方式,使消費者看不到之前的評價,“只能去直播間發言,有的主播讓找客服售後,有的主播裝作看不見,而有的還會說些難聽的話,說你是來搗亂的。”上海的張女士則遭遇一家賣鞋的直播間遲遲不發貨,售後客服則玩起了消失。 防範、取證、監管都有難度 據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3月,電商直播用戶規模達2.56億,佔網購用戶的37.2%。 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會長、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邱寶昌認為,互聯網的聚集效應、粉絲效應、放大效應使網紅主播帶貨推銷商品的作用遠超名人代言的廣告效果。 “如果對直播帶貨不加以合理引導與規範,會對市場秩序有很大影響。”邱寶昌指出,一些刷評論、利用無理由退貨刷單虛標成交量等行為屢禁不止。 夏雨(化名)在深圳從事MCN機構與商家品牌對接服務。他告訴記者,MCN機構以網紅粉絲量、以往帶貨數據、活躍度等與商家談合作報價,一般是先收“坑位費”,